“钢轨医生”叩响平安出行路
发布日期:2025-03-09 04:15 点击次数:110
原标题:“钢轨医生”叩响平安出行路
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韦鹏程 吴道洁
2月19日上午10时,青海德令哈地区狂风大作,寒风裹挟着沙粒打在脸上生疼。青藏铁路柯柯至陶力区间K435公里处,青藏集团公司德令哈工务段探伤车间李玉蛟和3名工友正麻利地清点工具,即将开展一场“春运保卫战”。

上午11时,随着“天窗”命令的下达,一辆重达600斤的双轨探伤“战车”组装完毕后缓缓启动,李玉蛟和工友们开始了探伤作业。
“晓冬,你做好安全防护,小张注意控制车速,不要超过12公里/小时。”在不足4平方米的探伤车内,工作经验丰富的李玉蛟紧盯着操作屏上的彩色信号波纹,手指在触控板上快速滑动查看波形图。
随着探伤车的匀速行进,2组探轮贴合左右两股钢轨上,高频超声波穿透钢轨内部,不断发出“嘟嘟嘟”的提示音。
“这个地方有异常波纹,探伤车向后倒退20米,我们再探测一遍。”探伤小车行进过程中,李玉蛟突然发现一处钢轨疑似伤损。

“左股外侧疑似有一处机械划痕,请及时反馈线路车间,做好现场监视。”李玉蛟一边分析钢轨波形图,一边向身旁的李春明叮嘱道。

“双轨探伤车配备两组探轮且自带运行动力,和人工手推探伤车相比,劳动强度大幅降低,工作效率大幅提升,春运期间已累计完成近900公里的线路探伤检测工作。”李玉蛟对自己的“工作搭档”赞不绝口。
14时许,“天窗”作业接近尾声。李玉蛟和同事迅速将双轨探伤车拆卸,列队走出防护栏。
不远处,一列火车鸣笛驶过刚刚被“体检”的线路区间,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清脆绵长。

